首页 昆明代孕医院

好孕代孕:去平湖曹桥野马村喝茶去!听“茶管

2018-05-14 本文已影响 143人  未知

  “吱呀!”一阵推门声,打碎了平湖市曹桥街道野马村的清晨。早上六点半,余泾港畔的“一碗茶”茶馆里,64岁的王根付推开临河的窗,擦拭原木的桌椅,烧一壶冒着热气的茶。7点不到,伴随第一位茶客悠悠来到,他又开启自己新的一天。

  王根付,茶馆的管理员。作为土生土长的野马村人,王根付与“一碗茶”的渊源还得从上世纪60年代初说起。那时,王根付家所在的生产队建起了村里的第一家茶馆“一碗茶”。三间茅草屋,几条旧农具改造的桌椅,就是茶馆的全部家当。王根付的父亲作为生产队队长承担起了“茶管家”的重任。

  出2分钱买个小茶包,端着白瓷的大茶壶,再把一指宽的长条凳往中界桥上一放,味道十足的“早茶时光”就开始了。美其名曰“喝早茶”,可聊的话题却与茶无关。“说最多的就是提高生产力。” 王根付记得,那时茶客们总是时不时来上一段《毛主席语录》,譬如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,譬如“为人民服务”。

  上世纪70年代初,眼见着茶馆日渐热闹,为改善“喝茶”环境,生产队又发动村民群策群力,对茶馆进行了改建。竹椽子、芦帘再加上泥坯砖,草棚房摇身一变改成了大瓦房,面积也有三间扩大到了五间。

  茶馆“新”了,名气也更大了。王根付记得,由于地处嘉兴、平湖、海盐3地交界处,天没亮,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就会赶到茶馆里,最多的时候一个早上得上百来人。夏天,中界桥两岸都挤满了茶客,景象十分壮观。偶尔村里人有什么“不平事”,当事人也会到茶馆里“评理”,让大家评说孰是孰非。

  1982年,农村集体制改革的春风吹进了这个小乡村。趁着村里分田到户,王根付花两千元“斥巨资”,盘下了这个茶馆,并由其父亲继续经营。“要想知道哪里的猪仔便宜、哪里的饲料实惠,来茶馆一问就知。” 王根付回忆说,当时,不少农户养起了蚕代代孕妈妈妈、小猪仔,为了摸清行情,大家经常一边喝茶一边交换“情报”。

  茶馆的衰败缘起另一个茶馆,终结于“一只猪”。2003年,在茶馆的对面,又一家茶馆悄然兴起。于是,原本因村民“走出去”上班而生意清谈的茶馆,更是陷入了极度萧条中。无奈之下,王根付只得放弃了茶馆经营。闲置的茶馆如何用起来?当时,野马村几乎家家户户搭猪棚,养猪仔,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村,不少人靠猪盖起了小洋楼,在城里买了房。于是,王根付也动了心,将茶馆改成了猪棚,养了12只母猪。

  猪没有给带王根付带来预想中的财富,反而衍生出了别样的烦恼。“那时候,整个村里都是臭烘烘的,河水也是黑乎乎的。家里六岁的孙子一听说要来乡下爷爷家就哭。” 王根付回忆说,当时对养猪是爱恨交加,却又无能为力。直到2013年,平湖开始全面开展“三改一拆”、“五水共治”。

  “当时,村里提出要党员带头拆猪棚,我立马就推倒了200多平的猪棚,只留下了装饲料的瓦房。” 说起当时的“干脆利落”,王根付如今依然语带骄傲,“一提野马就说臭,钱赚得再多,也是白搭。”

  猪没了,黑臭的余泾港清了,以“臭”闻名的野马村又回归到了昔日的宁静秀美。“生活好了,环境美了,不少村里人又惦记上了喝茶这种休闲的“老习惯”。曹桥街道野马村党总支副书记杨瑛说,2015年,村里将王根付保留下的猪饲料瓦房重新改造,建起了“一碗茶”,是茶馆,也是“余泾港党员先锋站”。

  王根付再次受邀“出山”,担任起了“茶管家”。“每天六点半上班,晚上人都走了再下班。” 除了日常烧水泡茶、打扫卫生,王根付还兼职当起了民情联络员,定期将村民的意见反馈到村里。“茶馆开业当年,就收到了100多条意见建议。”

  王根付收集意见有一套。他说,茶馆新落成时,村里设 了一棵“民情树”,为的就是让村民将对村里工作的意见写下来、挂上去。但是刚开始,村民写“纸条”都偷偷摸摸。王根付一在场,就没人挂,王根付转个身,“小纸条”又多了几张。摸清“套路”后,王根付总会时不时出个门透气,或去茶水间烧水,主动留出空间,方便村民表达意见建议。“余泾港创成嘉兴市级美丽河道就是小纸条的功劳。”

  眼下走进“一碗茶”,民情树早已不见了踪影。 “村子越变越美,越变越好,村民的意见也越提越少了。” 王根付说,去年,为了给来喝茶的村民腾空间,民情树正式“下岗”了,换成了小小的意见箱,挪出的位置摆上了几张休闲椅,村民们来得更勤了。谈论的话题,也从原来的“赚钱之道”,变成了晒幸福。“昨天去东面的亲戚家,个个都说野马村好。”“我家孙子现在每个礼拜都吵着回乡下,嘿嘿。”

  “再干十年,到75岁,我就从茶馆退休。” 对于退休后的生活,王根付已经规划得满满的:趁着年轻,要去北京、云南、海南这些地方去走走,看看祖国的山河大地……

标签:

下一篇 上一篇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